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Saven_Liu,(https://xueqiu.com/5647584710/324548603)
很多人都是在牛市的尾部被情绪带入市场,在熊市底部备受煎熬而割肉离场。其实我自己多少也不例外,基本上也是在四年前新能源大牛市的尾部介入市场,也开始学习基金定投,虽然选择基金的时候避开了当时过热的新能源和医药板块;但泥沙俱下的日子,没有哪个基金可以独善其身。
这篇文章写在自己余额宝基金持仓收益转正的时候,简单记录自己的定投经历和感悟。
大概在2021年春天开始买入余额宝基金,当时用10万块买了十个基金,持仓分散,基本什么都有,但还是着重避开了当时过热的新能源和医药板块;虽然投资经历不多,但当时我已经明显觉得这两个过热的板块风险大于机遇。
后来的两三年里,尤其是2022年,大盘风转直下,也把当时的很多基金经理拉下了神坛,部分明星基金在随后的日子里出现了70%以上的亏损。这对于广大的基民们来说,不可谓不是一个教训。由于板块的选着以及定投操作,我的基金基本上总体上亏损没有超过30%,也始终没有离开,一边学习一边操作,在止损、更换基金,坚持定投的情况下,目前整体持仓收益转正,累积收益大概6%吧。虽说没有什么超额收益,但也算大概经历了一次牛熊,对定投操作更有信心。我认为,在余额宝里执行定投操作,大概率可以把余额宝的整体收益维持到4%以上,这也是我考察自己余额宝年化收益的及格线。
不考虑余额宝资金量的进出变化,我的余额宝总体年度收益率在2022年是-10%左右,在2023/24年大概是4%左右。2023年有一只互联网基金收益很好,2024年则是红利和银行板块的基金有一些超额收益。
回顾定投经历,首先最明显的一个大概率结果就是,只要选择的不是过高的板块,绝大多数基金都在长期定投的过程中获得收益。
比如银行板块,在最开始买入的时候,银行股已经被唾弃很久,而且伴随着房地产下行,很多人都会认为拖垮银行体系。银行股一直震荡走低,虽然大盘不好,但后来也随着红利基金行情走出了一个大的上涨行情,这个行情到目前为止,把很多银行股都送到了历史最高点。
其实关于大型商业银行,根本不会存在破产的风险。因为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的金融体系的核心基石。只要不亡国,银行体系就不会有大的问题,国家总会有办法救助。
我觉得银行板块已经处于历史高位,基金收益也还说的过去,不久前分批清仓了,开始建仓跌了四年的医药板块。说来也巧,仿佛买到了医药板块的最低点,短期已经有了10个点的受益。
再回顾另一个5G板块的基金,当时执行定投,有大半年好像都是单边上涨的行情,后来发现单边上涨行情不适合定投,就停止了,后来下跌补过一次仓位,但后来定投占用的现金流有点多,这个基金也就没有执行定投。这个基金经历了30%以上的跌幅,看它持续下跌,低位震荡一年,近来随着科技行情的大涨,收益硬生生的扭了过来。如果这只基金一直执行定投,那么收益大概要在50%以上。
再有一只一直坚持定投的科创板基金,目前也开始有了正收益。我相信这一次大牛市是中国的科技行情,目前还不是很疯狂,这两个科技类的基金可以再拿一拿。
持仓中目前有两个农业消费板块的基金,一直在单边下跌,持续定投中。坚持下去,看看消费什么时候涨上来。
综合来看,选择合适的基金,坚持定投,获得超过储蓄收益的概率是很大的。但难就难在怎么选择合适的基金,以及怎么坚持下去。
市面上关于基金定投的书籍有很多,我也看过基本,如果以我个人的思考,关于选择基金可以注意以下几点:1-不要在大涨以后做定投,尽量选择一些长期震荡,或者下行的板块开始定投;对于长期定投而言,下跌不是坏事;2-可以选择指数宽基,要选板块的话选择的行业板块应该具有持续性,不能选择夕阳行业板块,只要板块不会出现集体暴雷退市,行情总会轮到,这样才能支持前一条经验;3-选择基金的经理没那么重要,我更喜欢避开明星基金和明星基金经理,但基金的规模很重要,要不大不小,低过1亿超过千亿的都可以不用看了;4-控制好定投的频次和总体现金流,不要占用余额宝过多的比例,否则可能受限于资金流无法坚持下去;5-不建议选择混合型基金,因为涨的时候涨的不多,跌的时候跌的不少,不太划算,当然为了回避风险,可以自行选择搭配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,但债券基金不太适合定投,可以在市场不活跃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。除了这几点,其他的大概就是坚持的问题了。
以此为记,并拭目以待,持仓中的畜牧农业板块基金可以什么时候获得收益。
$科创50ETF(SH588000)$ $畜牧养殖ETF(SH516670)$
最新发布